工作原理如下:
系統自控作業的整體過程定義為一個周期性的運行模式,該模式可細分為水質巡檢周期模式、排水控制周期模式、補水-加藥周期控制模式;三種模式依照系統設計的作業邏輯次序持續循環運行,從而完成合理高效的循環冷卻水測控處理作業。
(1)常態水質巡檢周期模式:系統啟動時默認進入水質巡檢模式運行,此時循環泵可選擇變頻器的低頻方式運行,在監測到水質參數調整信號需求時,循環泵的變頻器即可切換為工頻運行方式,從而可以加快水處理速度(當然也可無需配置變頻器,系統全程為最大旁路流量運行方式);水質調整任務完成后系統恢復循環泵低頻運行方式;
(2)排水控制周期模式:在上述的水質巡檢模式下,一經發現電導率超過高限值時,系統即可自動強制切換進入排水周期控制模式,此模式下由系統強制關閉所有加藥設備以便節約不必要的藥劑投放,同時打開排水閥路的閥門組(其他無關閥門均為關閉狀態),由增壓泵實現速度較快的污水排放過程;污水排放量既可以由可設定的時間控制模塊實現,也可以由選配的排污流量計或者集水池的液位計底限值控制。至此系統完成了排水周期模式。
(3)補水-加藥周期控制模式:前述的排水周期完成后,由系統接續自動切換進入補水-加藥周期控制模式,該模式下打開補水-加藥支路的閥門組(也可同時打開物理處理支路的閥門組),其他閥門均處于關閉狀態,系統開始自動補水和同步加藥過程,或者由選配的補水流量計比例式匹配加藥泵流量,從而實現合理高效的補水-加藥周期控制模式,該模式的控制原則是補水量、加藥濃度和加藥流量的參數需明確設置,這些依賴于補水流量計、集水池高液位或合理的補水時間。在此補水-加藥周期完成后繼續由系統自動切換進入下一輪“常態化水質巡檢模式-排水控制周期模式-補水-加藥周期控制模式”,從而實現周而復始的循環水旁路水質測控工藝作業流程。
二、產品特點及優勢和應用場景
該型多功能循環冷卻水旁路智能化處理設備的功能全面,既包括了必要的加藥單元,又增設了物理水處理支路,兩種處理方式的并行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藥劑的投放量,顯著降低了運行費用以及排污量和二次污染問題;依據物理處理支路設備的產品介紹,在特定的理想水質條件下,甚至不需要投藥單元,仍可以實現循環冷卻水系統的緩蝕阻垢和殺菌滅藻效果,同時由于對系統水質實現了全面監控,可有效驗證不同處理模式的實際效果,指導生產實踐活動,有利于提高生產管理水平。
圖例中的該款系統產品用材考究,防腐性好,外形簡約美觀,結構緊湊,投運方便,智能化程度高,可以配置遠程功能模塊實現無人值守的作業形式,在不做調整甚至稍微調整后(我司可提供系統定制服務),這類系統設備也可用于眾多的其它業務場景,例如噴泉景觀用水、鍋爐用水、泳池水體、循環水水族養殖、洗滌循環水、二次供水水箱等需要水質在線監控、加藥乃至換水補水的幾乎所有工藝場合,具有極其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相關評論 共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