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煉鐵最早。1890年創辦的漢陽鐵廠,是中國第近代鋼鐵廠。
由于舊中國的近代鋼鐵工業基礎薄弱,產量低,品種少,質量差;部門結構和地區分布很不平衡。1949年鋼產量僅15.38萬噸,居世界第26位。屈指可數的十幾處鋼鐵企業,大部分集中在沿海的鞍山、本溪、天津、唐山、上海、太原等地。其中以遼寧最為集中。
建國以來,國家把鋼鐵工業的發展放在優先位置,產量增長很快。從1978年起,我國的鋼產量已超過3000萬噸。1980年的鋼產量達到 3712萬噸,居世界第五位。而今,更是早已超過億噸。舊中國只能生產100個普通碳素鋼種,如今能冶煉2000多個品種;鋼材品種齊全。鋼鐵工業的布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全國范圍內已建成了大中小相結合的鋼鐵工業體系。
什么是鋼廠的一、二、三次除塵
一次除塵是指通過煙道對轉爐吹du煉過程中產生的高溫煙氣進行冷zhi卻、凈化的處理過程;二次和三次除塵是真正dao的環保設備除塵,采用重力除塵器、旋風除塵器等對煙氣粉塵進行沉降和分離;三次是采用過濾能力較強的布袋除塵器進行高度過濾凈化和粉塵收集。整個過程跟煉鋼的各個環節是緊扣的。
煉鋼廠的2次除塵是現對于1次除塵而言的,1次除塵是指通過煙道對轉爐吹煉過程中產生的高溫煙氣進行冷卻、凈化的處理過程,為了達到節能和保護設備的目的,一般一次除塵的風機在轉爐出鋼和濺渣也就是非吹煉時間是低速運轉的,這樣的話一次除塵起不到除塵的作用。雖然轉爐在飛吹煉時間產生的煙塵比較少,但是還是有的,同時,轉爐的吹煉過程中為了回收煤氣,爐口需要一定的正壓差,也就是說一次除塵不能把所有的煙塵都吸走,考慮到吹煉時會有一定的煙塵外逸出鋼等過程中也會有一定的煙塵產生,于是就出現了二次除塵的設備。其實二次除塵就是比較簡單的重力除塵和布袋除塵。他的進風口一般都是圍繞在煙道一的周圍,通過管道接到除塵設備上。說白了二次除塵就是為了彌補一次除塵的不足而采取的環保措施。
含塵工業廢氣或產生于固體物質的粉碎、篩分、輸送、爆破等機械過程,或產生于燃燒、高溫熔融和化學反應等過程。前者含有粒度大、化學成分與原固體物質相同的粉塵,后者含有粒度小、化學性質與生成它的物質有別的煙塵。改進生產工藝和燃燒技術可以減少顆粒物的產生。布袋除塵器廣泛用于控制已經產生的粉塵和煙塵。
相關評論 共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