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真菌病的預防與治療
家兔真菌病是養兔業的一大病害,在某種程度上講,真菌病制約和限制了養兔業的發展,在一些地方談“真”色變。目前,不知有多少兔場因為此病而倒閉,又不知有多少兔場為感染此病而頭疼發愁。在這里,我對家兔真菌病的產生、預防及治療,談下自己的認識和我公司的主要做法。
一、家兔真菌病產生的原因
1、主觀原因:認識不到位,沒有把真菌病防治列入防疫程序更不明白怎樣去預防。
2、客觀原因:沒有研發出較有效進行預防和治療的藥物。
3、內部原因(主要條件):沒有合理的種兔繁育計劃,發情就配種,母兔繁殖過于頻密,致使母兔身體虛弱,并發生乳房炎乳腺炎等病后感染真菌病。
4、外部原因(必要條件):飼養環境陰暗、潮濕、擁擠,衛生和消毒不徹底。
二、家兔真菌病傳染的途徑
1、內部傳染:由帶有真菌的母兔傳染給仔兔和公兔,然后再傳染給整個兔群。病兔和健康兔的直接或間接性接觸時,經損傷的皮膚而感染。如互相咬擦、剪毛用具及病菌污染了的籠舍而傳染。一般為散發性,但在飼養管理衛生條件差的養兔場、戶容易引起流行。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以梅雨潮濕季節多發,幼齡兔比成年兔更為易感。
2、外部傳染
(1)新引進的種兔帶有真菌,進入兔場后感染兔群。
(2)帶菌人員進入兔場活動,傳染給兔群。
三、預防措施
1、把真菌病列入養兔防疫程序中,按防疫程序進行預防。
2、母兔配種期間四不配:有病的不配、體質不好的不配、未斷奶的不配,不提倡血配。對于產仔多、成活率高、母性好的母兔要重點保護,每年產仔4-6窩(肉兔成活在45只左右,獺兔成活在25只左右)。
3、營養充足:母兔懷孕和帶仔期間,一定要保證母兔的飼料營養和足夠的飼料。
4、適宜的采光和濕度:兔舍內盡量保持適宜的采光和濕度達到通風干燥。
5、隔離治療:發現有得真菌病的兔子,及時隔離并進行治療。9、定時體檢:每季度對母兔進行一次體檢,對于病情嚴重的及時淘汰。
6、保持清潔衛生:定期清理兔舍和籠具的衛生,要注意一些死角衛生清理,兔舍和籠具保持清潔。
7、密度適宜:兔群密度不要過大。
消立克非50%過硫酸氫鉀復合鹽產品在水中經過鏈式反應產生次氯酸,新生態氧,氧化和氯化病原體,干擾病原體的DNA和RNA合成,使病原體的蛋白質凝固變性,進而干擾病原體酶系統的活性,影響其代謝,增加細胞膜通透性,造成酶和營養物質的流失,病原體溶解破裂,進而殺滅病原體。用于環境,空氣和飲用水等的消毒。
用法與用量:一斤兌水200斤 用于圈舍外消毒
一斤兌水400斤 用于圈舍內消毒
浸泡或噴霧:1:200濃度稀釋。
注意事項:不與堿類物質混存或合并使用
相關評論 共0條